
近期網上話題之一,就是有一對夫妻在香港突然辭職後移居日本,聲稱希望可以用YouTube頻道創業,但只是在移居四個月後開始資金短缺,於是要求觀眾課金支持,若來觀眾批評。就在此時,以日本資訊為主題的「最深日本」頻道,負責人Kevin的近期一段短片,可以說是說明了兩者分別與結果。
「最深日本」是Kevin近四年開始的頻道,主要講述關於日本的不同短識,而且素材也不像一般頻道只是吃喝玩樂,就像探討成田機場的幾集,不只談到東成田站與東風神廟,更邀請了當年在成田機場上班的人士來一起親地考察。
「最深日本」於近期的一條短片,就是主持Kevin談及自己的心路歷程。曾在日本工作的他,曾經在日本的公司辭下工作轉營YouTube,同樣遇資金困難。但是他沒有選擇去搞會員制要人給他吃喝玩樂,反而是自己努力去求學,同時嘗試將自己的頻道轉營,用心地提供實用和有趣的短識,漸漸獲得讀者與觀眾認同。
其實,在任何網上的世界,沒有不勞而穫。
網上的世界的空間很大,其實真的沒需要一窩鋒地去做相當內容。熟悉自己的強項,並且發揮自家所長,方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可以獲得觀眾認同,而不是行乞的同情,這也是Kevin跟那對「遊日夫妻」的最大分別。
CT
[最深日本]比較資訊性高, 但非常值得睇.
最深刻係早期有條片講富士山爆發,
講及以往人們認為溶岩是在山頂噴出,
其實真正的噴發位置是有3個的.
呢D較為深度的知識唔係好多channal做到,
就係呢條片令我以後集集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