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少電影在開畫過後,希望可以使用市場數據來讓觀眾得悉電影的成績怎樣,藉此提供一些賣點以吸引觀眾入場。不過有時傳媒或發行公司在解讀時為求放大自己,用字卻是啼笑皆非,當中上圖所見便是其中一例。

上圖所見,便是其中一家傳媒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在開畫翌日後張貼的圖片,當中標榜該片為「香港影史除港產片外華語片開畫日紀錄」。

如斯的用字,簡單而言就是不知所謂。

先是《哪吒之魔童鬧海》是中國大陸電影而非香港電影,不會是「香港影史」的一部分,即使要說也只能說是票房史。然後,談及香港的票房,一般分類先是最為狹義的港產電影,繼而就是包括不同華語地區的華語電影。但是這個華語電影裡,港產電影仍是佔了相當的比例。說上「除港產片外華語片」本身已十分奇怪。

其實,本來簡單地說「香港票房上史中國大陸電影開畫日紀錄」已是最準確的表達,卻要提升至華語片,但又不能說開畫成績不及《破。地獄》,於是弄出如斯的奇怪用語,實在貽笑大方。而且,《哪吒之魔童鬧海》首天在香港錄得逾六百萬的成績,說成是五百萬也相距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