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我談的那場戀愛》:寫得亦浪漫夢幻,吳君如心花怒放

不少來自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得獎的電影描述大都以社會作為題材,而且在劇本上看起來大都不太快樂。不過,還是會有例外的情況。憑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初執導筒的何妙祺,執導電影《我談的那場戀愛》在寫實之餘,還有著不少夢幻元素,而且還起用相當有趣的演員組合。

《我談的那場戀愛》的故事從知名婦科醫生余笑琴(吳君如飾)透過網上交有程式認識了因喪妻患有失語症的法國石油工程師Alain,可是原來這不是現實,而是被警方搗破的網上情願騙局,而笑琴亦被邀到警署調查,講述自己喪偶後到這段情緣的情況。另一方面,警方亦邀請了扮演這位法國情人的「少年」(張天賦飾)講述自己的經歷,包括如何被詐騙集團首腦白先生(陳輝虹飾)招攬其下,並在顧問瓊姐(鄧麗欣飾)協助下令笑琴上釣等。

相比起很多新導寫實題材而言,《我談的那場戀愛》以更為大眾與普遍的網上情緣作為騙案,雖然電影成本不高,但是在策劃的程度與精密卻不下於中國大陸電影《孤注一擲》,電影透過白先生、少年與玲姐三人,在電影初段很快地描述到整個詐騙集團的基本分工與運作,而且還展示到那種隨機應變。電影雖然有著余美琴與少年兩個角度來看整件事件,但是還是以美琴的視點為主。

而在陳慶嘉與秦小珍監製之下,何妙祺將故事裡余美琴的觀點沒有想被騙苦主的形式表達,倒是以她談的那場戀愛的模式,令到有關的經歷變得既浪漫又夢幻,甚至讓觀眾會心微笑。而余美琴與少年之間雖然有著年齡差距,但是在這段愛情之間,卻不見違和感。而且少年那個角色,也不是純粹的騙子,而且看到他如何在後段投入其中。

電影能夠將一宗網上騙案拍得既浪漫與夢幻,吳君如的演繹絕對是功不可沒。人已中年的她,在片中演繹網戀的戀人無論是表情以至心態上都來得相當年青,甚至有那種心花怒放及含情脈脈的味道,而且連自己的現實也可以忘記。吳君如雖然是演喜劇出身,但是她演繹任何類型卻來得神似,從《闔家辣》與《媽媽的神奇小子》的母親「回春」到余醫生,絕對是一大驚喜。

至於飾演「少年」的張天賦,於前作《夜校》演出算是生動,而「少年」的角色除了詐騙時的玩味外,還有著一點跟家庭及自己良心的世故感,張天賦以一種扮成熟的形象出現,整體配合不錯,難得地更與吳君如一起有著情侶的味道。相信他日後可以繼續在演戲方面發展。至於其他角色方面,鄧麗欣的「瓊姐」那種姣的形式,可算是她一直以來演繹愛情電影中罕見,而如斯的演繹方面卻又配合到其玩味。至於陳輝虹的白先生一本正經,倒是令詐騙集團來回「本業」。

《我談的那場戀愛》作為何妙祺首部執導的電影,成績相當斐然。電影將看起來寫實的網上情緣騙案在冷靜處理下,卻又可以拍得有夢幻的感覺,而且又相當浪漫。當中吳君如淋漓盡致的投入角色功否可沒,可以說是從形象與心態都來得年青,配上張天賦扮演成熟的配合,倒是來得相當合襯,又令這部兩人本是沒太多同場對手戲的電影,卻有著愛情的味道。

Previous

有意思的黃肇邦《十方之地》國際版海報

Next

金像獎聯乘agnès b.推出限量禮盒紀念套裝

1 Comment

  1. Geoffrey

    琼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