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id-wp-1401083444905.jpeg

香港近年來雖然有不少紀錄片,不過能作正場放映的還是偏向少數。當英國導演Matthew Torne執導的《未夠秤》以年青人參與社會事件之時,黃肇邦執導的《子非魚》則將其重點放到小學,看一眾基層家庭的生活。


《子非魚》以一眾就讀大角咀鮮魚行學校的學生的生活為題的故事,該學校近年來也曾被不同媒體報導,而校中大部分學生來自基層家庭。片中先從班中成績優異的一名學生出發,繼而看到其他班中不同同學對於家庭、媒體等狀況的角度。而在片長約七十多分鐘的篇幅裡,既有學生出發的訪問,也有以學生的鏡頭看身邊的日與事。與此同時,也就部分家長的經歷有所訪談。學校方面,校長梁紀昌的訪問所佔篇幅不多,反而看其德育課堂以及在機場的英語訪問活動放了不少篇幅。

一談到基層學生的生活,不少朋友也許便先入為主地會拿著他們的生活狀況,甚至會拿著貧富懸殊、以至基層家庭支援等較具社會性題目作較具體的探討。不過,《子非魚》看來在取態上,並沒有將這些已看慣的題目放大,反而以一個較為平實的方法,由觀眾觀影過程中理解箇中人物關係,不過這並不代表觀眾看不到其社會情況,如基層家庭生活環境擠迫、父母離異、家庭每每因為需要回鄉而要暫托。

反之,電影對於一眾小學生的描述,也同樣來得實在,也沒有因為部分學生較為聚焦而在角度上有其刻意的捕捉。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會在鏡頭前看到其反斗的一面,而留班的學生,也會有其內心的表述。電影同時可以看出在數個月之間,幾位主要受訪的學生之間的友誼過程。當中對於其中一名學生在電視台採訪後,獲得較多熱心人士幫助,但實際效用情況亦有探討。

黃肇邦在拍攝電影時,將其手法回到紀錄片的紀錄為主的本質,寺也許是這個情況,部分故事未有刻意地弄出一個總結,而是留待觀眾自己就其紀錄材料,再行解讀,在其思考空間,還一段紀錄片較大。

總體來說,《子非魚》作為黃肇邦執導的紀錄片來說,沒有將基層家庭學生學生這個題材渲染成常見的時間或社會話題,反而將其重心放在小朋友之間在小學歷程的角度與經驗,但同時亦有適量的著等該觀眾反思其社會狀況。雖然電影片長只有七十多分鐘,但是整體選材以至剪接上,還達到不俗的水準,同時也為不少觀眾,提供我們成長所見以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