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一些電影憑著到戲院答謝觀眾的「謝票」活動的成功,令到不少電影也希望藉著這個在香港算是新興的宣傳模式來吸引觀眾。然而,謝票這個模式不一定是每部電影合宜,實在沒有必需強行去做起來。

一些電影從本質上看,完場謝票並不適宜。舉例來說,電影《桃姐》描述葉德嫻飾演的鍾春桃在晚年步向死亡的生活。在完場時倘若她來謝票的話,便將電影於末段帶來的傷感情緒完成破壞。同樣的情況,也於袁詠儀與劉青雲主演的《新不了情》出現。

另一方面,一些電影沒有太大的起伏,看得觀眾反應全無,拿來謝票的話,觀眾輕則毫無反應,重則將其「回水」的責任遷怒於到場謝票的人員,只是弄巧反絀。一些需要歷練或心力觀看的電影,也許一個映後的研討會,比起走馬看花的謝票更為適合。

其實說穿了,謝票主要用在一些完場時帶動觀眾氛圍的電影,演員進場後將原本高漲的情緒帶到極高點。倘若沒有這個能力的話,其實不需要做這個活動。今時今日,電影的宣傳模式與活動已趨向多元化,故此實在沒有需要強行要將謝票變成指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