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小眾的影展也許不受注意,但仍力撐下去,其中一個,便是今年已是第六年舉辦的「私家映畫」,今年將於八月十二日(星期二)在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電影院舉行。

雖然「私家映畫」苦心經營,但細心地看,卻看到這個「影展」卻潛伏不少危機。
 

看看選片,今年選片分別是李進明《艾薯莉遊記》、唐偉豪《手提電話》、李逸峰《Message》、胡震宇《步、腳、爪》、何淑賢《悔》及吳靜《在旅途中》。翻查「私家映畫」的紀錄,唐偉豪曾於零三及零四年有片參展,而李逸峰及胡震宇更是舉辦以來只缺陣一次,可算是「長期片源」。

先此聲明,香港影展市場不易為,有心繼續堅持下去的,實在值得鼓勵。

然而,六部短片,三舊三新。到底危機在哪?
Picture
觀乎「私家映畫」在網頁的簡介,其宗旨是「讓有心電影創作的人,不論是來自甚麼階層或行業」,都通過互相實踐,運用不同的電影語言及技巧,說出自己的心底故事,並在大銀幕上播放」。其後更稱「並吸引不少新血與獨立人士參與」。

若以新血來論之,也許先要看看能帶來多少新血。今年是三位,再翻查紀錄,零七年同樣是三位(陳志新、麥漢良及65331怪獸組),而零六年則因以女性主打,連同龍炳基在內共有五位「新人」。

到底這個數量算多還是少呢?觀乎首三年選片達雙位數字的話,可以說是一個重組之下的結果。理論上,該培育了不少新人。可是,觀乎現實情況,「常客」不多,而找尋新人亦有困難。影展每每需要一定數量電影才能放映,數量僅得六部,其實是達到一個危險水平。

某程度上,「私家映畫」自零七年,似乎走入了一個整合期,去年選片欠缺一個聚焦點,在影展來說是缺乏自主權的表現。今年找來一個夢的主題,至少將部份選片結合一起。到底他們這個夢會變成現實、還是會爆破呢?又有何出路呢?下回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