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回望鮮浪潮之不斷回鍋

由藝術發展局資料的「鮮浪潮」計劃,今年已是第五個年頭,雖然今年的短片要到下周才開始放映,不過也許現在也是時候回望一下這個計劃的成效,看看將來又可以怎樣。

現時的「鮮浪潮」裡的「本地競賽部份」原名是「鮮浪潮短片競賽」,由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電影及媒體藝術組主席杜琪峰先生於零五年發起,根本官方網站的資料顯示,目的就是「以發掘具潛質的年青電影創作人,提供一個創作及展示作品的平台,藉著工作坊、製作、競賽及公開放映的經驗,協助他們發展為新一代專業電影創作人」。

零五年首屆「鮮浪潮」主要是由各大專院線組合成「學生組」參賽,到了零六年增設「公開組」,供三十五歲以下人士參與,在遴選過後,每組以十個參賽作品為基數,入圍者將獲得港幣四萬元的實報實銷資助,同時也可參與由本地多位資深電影導演及製作人主持的工作坊。各位指導師會就劇本創作、拍攝、後期製作及影片初稿方面等提供不同的專業意見,拍攝亦得以順利完成。

驟眼看來,有關目的好像很美好,可是實際情形又是怎樣。

四年以來,經「鮮浪潮」拍下的作品約有九十多個,不過在融合真正的香港影圈卻有著很大的落差。以香港影圈商業市場主導之下,部份參加者加入了杜琪峰旗下的銀河影像,不過在其機構下要真的發展,路途可算十分漫長。沒有加入的,每每只能繼續回到自己本來的工作範疇,「鮮浪潮」的協助作用卻看不出來。至於獨立製作的短片與長片市場,則基於其刻苦程度,嚇怕了不少參賽者。

另一個十分有趣的情況是,「鮮浪潮」參賽者也出現不少「回鍋」的情況,當中曾有參加「學生組的導演再次參加公開組。由於現時制度容許參賽者隔年參與,在辦了五屆以來,便有參賽者參加了一次學生組及兩次公開組的導演。

從參賽者的角度去看,由於現時「鮮浪潮」對他們融入商業與獨立電影並沒太大作用關係,故此每每完成作品後沒有再執導的機會,於是看準了「鮮浪潮」的遊戲規則,隔年再來拍片尋找機會。可是,從資源運用角度去看,由於「鮮浪潮」所提供的不止是四萬元資助,還有工作坊。回鍋又回鍋的參賽者,就仿如一些人士讀者再培訓的課堂嘗試再去報讀,目的不是提升學歷,而是為了那些津貼。站在資源運用角度去看,培訓一次不成,再培訓多幾次的效益,其實不及再找新人訓練的機會來,可是回鍋的人卻因此扼殺了其他人受惠的機會,更將「鮮浪潮」當成「拍片縱援」一樣。

說也奇怪,其實藝發局也有其他形式的電影類別資助,為何不去嘗試一下呢?

另外一些說法,就是目前「鮮浪潮」的本質仿如是為商業市場服務,卻用了藝發局的資源,那方面是否可從服務商業市場的電影發展基金著手處理。

「鮮浪潮」作為培訓「新一代專業電影創作人」的人,根本不該可以不斷回鍋,因為這個不是必修班,不用「重讀」。相比之下,提供更合適機制予以發展非商業長片市場,也許對「鮮浪潮」參加者甚至其他人士更為受惠。

Previous

淺談「杜比7.1」系統

Next

開畫票房:全線仆到直

2 Comments

  1. 其實該活動一開始已經有商業侵蝕藝術範疇資源的問題,反而回鍋參賽者只是秉承主辦者的核心思維。

  2. 這個比賽的目標﹐本來就不明確。先別說商業與否﹐如果其目的是培養新導演﹐這肯定是失敗的。試看五屆過去後﹐有多少人真的獲機會拍攝長片?不要說拍成上映的﹐正在拍攝的也不知有沒有.. (如果有而主辦單位不以此宣傳﹐真的很失敗)

    如果只是培養電影創作人﹐那作用便更有限。首先現在大部分港片已北上﹐培養這麼多人﹐是否能否提供這麼多實際的職位﹐已教人疑惑。即使真有職位﹐講真大家都知在香港做電影﹐職位稍好的﹐不多不少都是靠關係﹐至於最低層次的﹐比這個比賽培養出來要好的專科學生(例如演藝學院﹑城大﹑理工等)應該有很多吧﹐在這種情況下﹐怎輪到他們上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