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現象 Page 1 of 154

林超賢唐唯瀚《爆裂點》三級的啟示

香港與中國大陸在不同的發行地區,故此在評級上也有不同。中國大陸並沒有電影分級制度,而香港則據《電影檢查條例》來進行評級。有時兩地雖然同時上畫,卻有不著不同的評級結果。而最近期的例子,則有上圖的一例。

孫立基《壹獄II劫數難逃》加長改片名?

不少電影在開拍時到最終上映也許不一定採用同一個片名,而一部電影即使送檢過後,也許可以因應片長調整再行送檢。而近期其中一個較為有趣的例子,也許是上圖的一例。

別出心裁的廣告設計

一般電影的大型廣告宣傳,主要都是以方正的形狀為主,雖然從面積上吸引觀眾,但是要談心意卻不算太多。不過近期卻有電影的大型宣傳來得相當有創意。

符咒宣傳之另有玄機?

對於靈異電影來說,使用符咒方法來宣傳似乎相當常見。不過怎樣可以將符咒用得極致,不同的電影有著不同的做法。而近期所見,上圖的電影在使用符咒宣傳上似乎用得相當不錯。

Sam哥《極闘11零下八度》不設英文字幕

一般而言,中文電影在香港戲院上映時,都會同時提供中文與兩文字幕。不過這個情況並不是必然。而近期亦有中文電影在香港上映時,只是提供中文字幕。

相當駭人的電影宣傳品

一般而言,恐怖電影都是以駭人為賣點,倘若能夠在宣傳上也做到如斯的效果,便可以先聲奪人。若要數到近期即將上映電影有如斯的效果,也許可以數到上圖的一例。

荷里活大片同樣也難避低潮

香港的電影市場於九月起呈現低潮期,然而市場低迷也不是香港所有。即使是荷里活大片的市場,在感恩節假期前推出的兩部荷里活續集電影,同樣也創下相關系列的票房新低。

特別場的特別禮品

近年來,電影在宣傳上愈來愈多樣化之時,如何突圍而出也同樣變得相當不易。當中除了在宣傳品上要花心思外,就連電影特別場也要花點心思,就連荷里活電影也不例外。

自助購票的新增裝置

近年來,不少戲院都希望可以推廣自助購票以將前線戲院的人力資源有更好的調配,可是目前不少院線的自助售票機雖然可以使用不同的電子支付方式,但是在設計上仍有一點不足之處,需要後天加裝裝置。

賴恩慈《4拍4家族》仍在市場十大

近期也許觀眾將其電影市場焦點,放在迪士尼發行的《Marvel隊長2》又或是簡君晋執導的的《白日之下》市場成績愈戰愈勇身上。不過仍在一些電影雖然開畫表現不符預期,但是繼後仍是掙紮求存,當中包括了上圖的例子。

Page 1 of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