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現象 Page 1 of 171

難以理解的加價邏輯

香港的戲院由於絕大部分都落在商場之內,在租金高昂之下,於是全球首創片長加價,片長在130分鐘以上就開始上調票價,而且更是片長愈長愈加得多,但有時加幅卻令人難以明白。

4DX與MX4D動感影院入座高企

近期香港整體戲院市場表現漸見起色,當中主要原因是荷里活電影的戲碼較強。然而,當中更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部荷里活電影的動感影院版本均出現近乎滿座的情況。

一樣的宣傳品,不一樣的乾坤

近年來不同電影都會在上映時提供大型宣傳紙板,部分更是精心設計,只是有時相關的配套也許因應不同戲院而有所不同,而近期的例子,則有上圖的一例。

如有雷同的動畫宣傳方法

香港上映的電影在宣傳上很多時都需要面對不同方面的挑戰,也令到部分電影在宣傳上不時出現相近方式的「撞橋」情況。倘若說到近期的例子,相信可以數到上圖所見的例子。

香港國際影視展之院校足跡

近年來,香港國際影視展也漸漸隨著市場環境與地緣政治有所改變。當中香港電影公司的擺位有所減少,結果換成了其他的參展商。而近年學界也踏入香港國際影視展,更是落本地搭建自家設計的攤位。

電影宣傳殺入非電影展覽

一般而言,電影公司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擺放攤位也許只會在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影視展才會出現。不過近期卻有電影出現在非電影為主題的展覽。

泰國電影積極參與香港國際影視展

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影視展,已於三月中旬假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電影在這個一年一度電影盛事可以說是失色不少,規模與參與公司也有所減少。然而,其他地區卻積極參與其中。當中除了中國大陸以外,東南亞地區近年也積極參與,當中包括上圖的一例。

濫竽充數的香港國際影視展參觀人士?

無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全球電影市場活動面臨相當大的挑戢,當中今年香港國際影視展參展的香港公司明顯減少不少,但是此舉並不等於可以濫竽充數讓一些非業內人士進場。就以上囻為例,大家又能解釋為何他是業內人士麼?

史迪仔慘遭毒手?

電影裡的史迪仔,無論是動畫版本還是真人版本,均是戰鬥力強,而且刀槍不入。可是來到電影宣傳品的史迪仔,卻可以說是受盡摧殘。

結業前的電影宣傳?

位於尖沙咀廣東道的海運戲院因租約期滿的關係,已隨著六月一月最後營業後告別觀眾,而招牌亦隨即拆除。就在該戲院最後營業的日子,似乎戲院仍是盡了一點力量,希望可以宣傳一下即將上映的電影。

Page 1 of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