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今天才是四天復活節長假期的最後一天,但是市場明顯淡靜,當中電影行業更是相當慘淡,無論是推算收入以至人次上,都難以跟去年同日一而言。
也許不少電影在開畫過後,希望可以使用市場數據來讓觀眾得悉電影的成績怎樣,藉此提供一些賣點以吸引觀眾入場。不過有時傳媒或發行公司在解讀時為求放大自己,用字卻是啼笑皆非,當中上圖所見便是其中一例。
迪士尼發行的真人版本《白雪公主》雖然製作成本是兩億多美金,但是在全球市場表現不算理想。當中電影在香港上映一星期,也只有約250萬的成績,聽起來真的令人心寒。
那麼,這部電影在市場的表現代表了甚麼?
第一發行與環球影業聯合發行的《摘星廚神.巴黎夢》已剛於今天在香港上映,然而卻發現香港的版本與日本上映的版本並不一樣。香港與台灣上映版本為「國際版」,故此第一發行與環球影業也發表了聲明。
問題來了,到底這部電影的國際版本與日本版本分別在哪?
(「講。鏟。片」按:本文內容將涉及電影《摘星廚神.巴黎夢》詳細劇情,敬希垂注。)
Powered by WordPress &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