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新片 Page 76 of 101

《出租爸爸》:劇本情感真實、《獅子山下》再現

Picture

劇本每每是鮮浪潮短片創作上的弱項,有時起用平凡不過的基本社會題目,也可拍到一部水準不差之作。香港演藝學院梁健邦的《出租爸爸》雖然內容上未算創新,不過在其他各部門配合下,整體成績倒是在平均值之上。

《出租爸爸》描述的是一家人的經歷,當長女搬離獨居,次子忙於學業,媽媽對爸爸的關愛不夠下,結果爸爸將自己的寄託於到寡婦同事身上。在一次一家四口一起的一頓晚飯裡,終將各方的情緒一次過宣洩出來。

其實若果不說是鮮浪潮競賽影片,觀看《出租爸爸》還以為是香港電台電視部《獅子山下》式的製作。從故事到情節上,對部份觀眾也許有老套之感。然而,影片內容來自梁健邦的部份親身經歷下,將一個現今家庭因關係疏離的情況活靈活現,像真度極高,在場景安排與對白上有著不少神采,在起、承、轉三個部份,都是有著不俗的效果,在具戲劇效果之餘,不乏真摯的情感。至於末段,則相對地較為匆忙,也許重新整理會有更佳效果。

影片於整體成績理想,當中所屬的香港演藝學院的支援居功不少,當中可見一眾學生與畢業生在片中飾演的角色符合了角色的預期,後期製作方面,效果亦跟電視台的技術水平相若。

整體而言,《出租爸爸》也許在素材上未必太有新意,可是對於現今社會在關係疏離下的家庭情況準確地表達出來,加上一眾演員恰當的演繹,若作為梁健邦測試拍攝的作品算是合格有餘,但繼後發展則要看他能更具創意了。

「鮮浪潮2010」本地競賽電影目錄

「講。鏟。片」今年將會談及「鮮浪潮2010」本地競賽各片,至今七個短片節目已談及至節目四,惟因需要配合編排,故此仍需時推出。

為讓有意觀看各片情況的朋友能容易掌握,故此特別設下了以下的目錄,以供大家可以參考。

以下為今年「鮮浪潮2010」本地競賽電影的片目,已談及的會提供連結,未有連結的將於稍後談及,敬請耐心等候:

公開組

  • 《1+1》(導演:賴恩慈)
  • 《平凡女子》(導演:何柏洪)
  • 《氣球》(導演:陳大利)
  • 《堰塞》(導演:余曦)
  • 《奔命三郎》(導演:林茂)
  • 《地獄》(導演:賴憶南)
  • 《遠遠.回憶》(導演:黃金濤)
  • 《胡不歸》(導演:李曉冰)
  • 《快門》(導演:黃偉傑)
  • 《鎖匙圈》(導演:陳威文)
  • 《同根》(導演:黃穎匡)
  • 《流離》(導演:史恩樂)
  • 《時殺危停》(導演:梁冠堯)
  • 《Trapped》(導演:鄭啟遠)

學生組

  • 《雙城記》(導演:張端陽/香港浸會大學)
  • 《肥仔成龍》(導演:黃嘉榮/香港大學)
  • 《養老》(導演:黃詠琴、梁芷靈、林芷彤、黃寶儀/香港樹仁大學)
  • 《子非魚》(導演:馬嘉裕/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 《囧少年》(導演:葉海帆/香港教育學院)
  • 《公廁城市人之戀》(導演:梁子健/香港公開大學)
  • 《不知者》(導演:吳浩然/香港理工大學)
  • 《當舖》(導演:林荏驊/香港科技大學)
  • 《身份太多》(導演:謝詠勤/香港城市大學)
  • 《撫問》(導演:區靖、陳曼盈/香港藝術學院)
  • 《Tackle》(導演:郭嘉齊/香港珠海學院)
  • 《城落》(導演:黃國沛/香港中文大學)
  • 《出租爸爸》(導演:梁建邦/香港演藝學院)
  • 《西瓜》(導演:羅均鵬/香港嶺南大學)
  • 《宅不甩》(導演:陳啟謙、鄧德保/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

有朋友曾經問題,為何連鮮浪潮的短片也要去寫。其實原因十分簡單一,來這些電影均是已自掏腰包入場,二來觀看鮮浪潮電影因電影各部份的表現可以相距甚遠,對個人而言也是一個不俗的學習過程。對於各參賽者來說,也許這裡提供了一個觀點,故此在可能的情況下,也會盡量去寫。

《胡不歸》:主題失焦點,內容失味道

Picture

當影片起用不屬主流的素材時,需要留意在媒體表達上能否令觀眾對有關素材產生共鳴。當中李曉冰執導、起用戲曲《胡不歸》來嘗試結集戲曲與現代家庭關係於一身,可是在執行上卻出現揉合狀態,令影片乏味失焦。

《胡不歸》其實嘗試以兩組不同的時序交錯來交代故事,當中女主角於餐廳裡重遇一名男子並在餐廳敘舊,為此將本來要帶老人家到戲院看戲曲接送責任交給其女兒。在傾談的過程中,昔日的夫妻漸漸展現昔日的情景,也開始解釋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倒敘剪接的方法近年於部份商業影片應用獲得不俗的成績,不過在應用時必需考量觀眾能否解讀到導演的心意,《胡不歸》在這方面實有點眼高手低,先起用大部份觀眾不熟悉的中國戲曲憑曲寄意,繼而以倒剪的方法展現時序,不惜交代卻十分含糊,結果在理解劇情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倘若影片嘗試將戲曲曲詞以另一款方式呈現,或對影片解讀大有幫助。

全片主要的角色以一對母女為中心,並暗喻母女的關係不佳,可是有關場面對於影片的主體描述幫助不大,而片中男女主角兩人在茶餐廳的戲份不少,但效果卻看起來沒有預期的張力。至於各個角色方面雖然沒任何東西特別可演,不過由多位專業演員來演已是達到所需。

整體而言,《胡不歸》於拍攝上試圖以複雜艱深的內容展現,可惜卻弄巧反絀,令整體描述欠缺應有的張力與戲勢,到後期連主題的焦點也不明確,看畢後也許只會對她的繼後作品「胡不歸」

《殭屍新戰士》:羅守耀盡地一煲來「攞命」

Picture

羅守耀可算是近年多產的導演,身兼監製、導演與編劇的他繼今年一月的動作片《滅門》、三月的靈異片《惡胎》後,十一月又帶來新作,揉合殭屍及動作的《殭屍新戰士》。再次嘗試昔日香港熱門的類型,並希望注入新的元素,更以「爆發攞命殭屍新戰士」為宣傳句語,不過其電影的水準亦真的「攞命」大爆發。

《殭屍新戰士》描述殭屍獵人阿丫(蔣璐霞飾)一直希望找回數年前失散的胞姊阿素(張文慈飾),並且與一眾善良的殭屍阿斯(周秀娜飾)、阿隆(錢小豪飾)及阿力(紀煥博飾)等為好友。可是,武功高強的殭屍阿盟(元華飾)卻四出以吸殭屍血以加強力量。隨著阿斯的好友及阿隆的女友也被阿盟殺死後,阿丫最終決定想盡方法消滅阿盟,並不惜叫阿斯將自己變成殭屍。

羅守耀近年執導的水準雖然並不理想,不過對於電影的熱誠卻無容置疑。《殭屍新戰士》秉承了他的電影特色,就是選取了一些今時今日已在港片少見的題材,並且投放不少資源於動作及視覺效果。在今時今日電影大都以內地市場為主之下,能堅持拍攝香港市場為主的電影,實在值得致敬。

不過,觀看《殭屍新戰士》時卻有不少令人目定口呆之處。

電影雖然片長九十六分鐘,可是電影實際情節卻不多。電影開端描述阿丫消滅殭屍的場面其實做得不俗,可是之後卻變得極為隨意。在大部份角色都以殭屍為主之下,電影於人物關係描述密度與深度不足,像阿斯一家的關係情況篇幅多卻欠焦點,而阿丫與阿斯之間的情感關係前段鋪排不足,到了後段想硬谷也不能。中段於中環碼頭取景的一幕,隨意程度猶如為觀眾提供中場休息的機會。與此同時,電影未知是否因應某模特兒公司鼎力支持關係,片中不少閒角均由該公司的少女模特兒參演;但由於該等角色與主線無實際關連,有關戲份其實與臨時演員無異。至於元華的角色,對白嘗試將其殭屍造型潮流化,可是效果卻格格不入,看起來令人摸不著頭腦。

動作方面,電影雖然從片名及宣傳上看來該是動作連場,不過實際上有關場面卻只得幾場。當中蔣璐霞的動作場面算有瞄頭,發揮上比起她於羅守耀前作《滅門》為佳。元華、錢小豪以至熊欣欣等演出的動作場面以鋼索為主,追求他們實打的感覺也許會感到失望。至於其餘角色在片中,則主要負責捱打及示範鋼索運用。整體而言,羅守耀是次於動作場面上,與李忠志的配搭仍算合拍。

然而,電影最致命之處實是在於其節奏及不明所以的設計。電影整體節奏緩慢,欠缺該類型應有的張力與情感。電影同時也提供了不少令人無法想像的「另類」趣味,其中一幕描述殭屍吸兔子血時,一點血也沒有之餘,鏡頭就位後仍可看到演員手持的明顯是一隻兔子毛公仔,結果畫面只變成殭屍狂吻兔子公仔;再例如主角明明已受重傷,但不夠數小時後卻又可以專業地來一個武術表演,更在沒觀眾情況下提供鞠躬。此等「奇趣」情節此起彼落,實在是對觀眾的一大挑戰。

在演員演出方面,電影裡其實大部份角色戲份不多。雖然在宣傳海報上周秀娜成為宣傳重點,可是片中她的角色可發揮空間與戲份同樣有限。主要能具發揮的,就只有蔣璐霞與元華兩個主線角色。當中元華的角色玩味過重,看起來雖有點格格不入,但元華在演出上算是超額完成。武術出身的蔣璐霞,情感演出算是她的弱項,故此電影在劇本上避重就輕要她演表情不多的殭屍獵人,再角色要求不高下尚算對辦。至於其他的角色,也如一貫羅守耀的電影,走馬看花之餘表現尚算恰當。

整體而言,《殭屍新戰士》在動作上及演員表現上其實算是不弱,可惜在劇情上卻仿如沒人作整體協調,令其節奏緩慢得冷場不少,而部份情節其「離譜」程度可以算是「攞命」大爆發,而獨特的結局方式,更將其目定口呆程度推至極點。近日羅守耀在某訪問中聲言短期內也不打算再開戲,也許日後他重整旗鼓再開拍電影時,能找些較具經驗的製作人協助監製與編劇兩個範圍來集思廣益,不然恐怕其電影水平難望提升。

《公廁城市人之戀》:搬字過片,剪裁失當

Picture

對於長片而言,改編小說每每不會拍得好,這個情況於短片裡更甚。不過香港公開大學的梁子健,仍是選擇改編《公廁城市人之戀》拍成影片,結果拍下一部效果表層之作。

影片故此以任職日式食肆、居住公屋生活不愉快的阿明,將一大堆文學書籍放置於全港公廁的水箱。一晚他發現鄰居少女與家人不和並走到樓下流連露宿,於是偷偷的給了她一本書籍,自此過後每逢少女在公園過夜時也會給她書籍分享。

改編原著困難之處,就是要在短小篇幅交代清楚故事。這點《公廁城市人之戀》作為影片而言,對於各項關係的描述都過於隱晦,存在著大量的疑點,當中包括為何阿明對於公廁情有獨鍾,又為何要將其書籍放進水箱,這作為故事最基本的設定也沒設定好,至於給少女書籍的動機也不明顯,若果單看影片本身,還以為一名變態男子對女子心懷不軌,對於影片希望表達的戀愛完全背道而馳。至於末段的困在升降機的情況,在被困五小時後,竟然一開門看到的不是升降機工程人員而是普通街坊,實在匪夷所思。

影片也強調不同書籍的重要,可是這個情況在片中欠缺合適的說明,結果觀眾對於送贈書藉含義未能明瞭。反觀影片於末段之時,仍仿如「廿本好書」環節般不斷展示書籍,還以為影片獲得多本書籍贊助。

演員表現方面,女角在表現上算是不俗,相比之下,男角的表現卻呆滯平板,觀看時易令人感到乏味。

縱觀而言,《公廁城市人之戀》其實只是拿著一本同名著作搬字過片,欠缺適度的剪裁與消化,結果效果上內容不夠豐富之餘也動機未明,令人失望。

《東風破》:幕前幕後各自各精彩

Picture

近年情懷描寫在香港電影題材上成了新的發展空間,當中特色包括有不同的故事與素材。曾執導《蝴蝶》的麥婉欣與曾執導《打擂台》的鄭思傑聯手合導《東風破》,繼續起用不同的演員組合,拍下一個涉及兩代的情與遺憾的故事。

《東風破》先以來自三藩市患上絕症的Merry(官恩娜飾)因被網友Allen(周俊偉飾)拋棄,於是毅然回來找Allen,並且遇上了於東華義莊工作的林山(泰迪羅賓飾);另一方面,身處三藩市的Allen姑母Eva(苗可秀飾)在得悉Allen有意賣在港的祖業福源號後,於是回到離開半世紀的香港,重操故業之餘,也回憶到當年離港前與自己(官恩娜分飾)男友(呂聿來飾)一段愛情故事。

《東風破》來自古代民間一種曲式,從劇情上看先以Merry與Eva兩個女性角色為核心,再牽起其他角色。除了前段提及的林山與Allen外,還包括了在香港福源號工作的一眾夥計(張同祖等飾)、Allen常去探望居於永利街的單親媽媽阿欣(何韻詩飾)等人。電影雖然是東華三院有份投資,不過除了於義莊及東華醫院取景外,並沒有硬銷東華三院的品牌,故此看起來倒是舒服。劇情在連接及各演員發揮上,整體也算恰當,當中各角色於中、後段的情感都十分戲味濃郁。當中描述Eva替Merry把脈的一幕,雖沒有對白與配樂,但情感卻已精準對位。

演員表現方面,一眾演員的演出都有其驚喜,當中尤以苗可秀與官恩娜最為明顯。苗可秀在片中的中醫師角色剛柔並重,苗可秀演繹上十分從容自在,單是簡單的表情,已經盡在不言中。電影看來很希望官恩娜盡情發揮,除一人分飾兩角外,還提供不少她單人發揮的時間,依全片情況來說其實略為過長。不過撇除這個與演員無關的因素,官恩娜的兩個分飾角色其實也表現良好,少年的Eva能做到一份堅持與矜持,Merry則做到那種絕望過後希望放任的心態。

男角方面,電影為泰迪羅賓提供了另一發揮空間的角色,片中的林山看起來無欲無求,不過隨著電影的發揮,泰迪羅賓的淡然演繹卻平添了昔日事件帶來的傷痛,感覺實在。相比之下,周俊偉的角色於片中絕大部份時間飾演寡情薄義的人,到了接近尾聲才真相大白;從角色發揮來說,周俊偉發揮這類負心角色對位,可是同時也令人擔心他是否會在這類角色定型。其他的配角方面,包括於單親媽媽何韻詩及其兒子的小演員、於福源行任職的邵音音與張同祖雖戲份不多,不過全部均具記憶點。

電影於鏡頭方面可算是十分銳利,當中尤以片初的一幕最令人印象深刻,並持續至結尾。可是,未知電影後期是否經過調,部份調色在效果上,出現同一幕不同色調的問題。配樂方面,電影選取的配樂於片中算是合適,不過分量則略為重了一點,若不習慣麥婉欣過去風格的觀眾或有點感覺像看MTV。

整體而言,《東風破》拍的是兩段戀情及感情下的遺憾故事,不過整體風格及意識卻仍算正面。電影雖由東華三院投資,但片中卻沒有賣其品牌的味道,演員與劇本算是能達到相輔相乘之效,各有發揮,也成為了整部電影最強之處。

《用心跳》:製作配套皆用心,劇情碎亂成敗筆

關錦鵬近年的電影,在評價上可算有好有壞。在離開同性素材後,新作《用心跳》起用一眾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畢業生,以一個時空穿梭師徒的故事,希望能藉此扶助新人,不過其紊亂的劇本卻幫不到他們。

《用心跳》主要將情節以三十年代與二零零九年兩個時代為背景,於三十年代在一個瀕臨結束劇團的六小寶六名演員在時空魔咒下,來到了現今的上海作一個考驗,並展開了羅漢計劃。他們需要每人各找兩名徒弟,並要師徒十八人同台演出,方能可以解咒回到自己所屬年代。在演出前的過程中,無論是師是徒均各有體驗。

從技術層面去看,《用心跳》其實保持了一貫關錦鵬電影的高水平,無論是色彩運用還是場景效果上,在三十年代或是現代都能呈現情況,當中的擺設亦講究。在呈現舞台方面,採用的方法亦算是恰當。

演員方面,十八名來自內地的畢業生對香港觀眾來說十分陌生,而且每名演員其實未算有明顯突出的發揮,但以群戲來說,作為甚少接觸電影鏡頭來說,其實整體演出上亦是具有水準的。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也有不少熟悉演員如黃磊、劉嘉玲、梁家輝等演出,各具有點綴的作用。

然而,電影在劇本及處理上,卻是電影最為薄弱之處,也是觀眾最為著意的地方。

對於以一眾年青人作舞台演出的電影來說,《用心跳》既沒有明顯的成長過程,也沒有那種以跳舞為主的舞臺表演。十八名演員雖然飾演六小寶的演員戲份較重,可是觀畢後全部演員仍是過目即忘,反映了電影在劇本上欠缺記憶點,若果作為是希望幫助新人來說,效果不算成功。在焦點不明的情況下,結果看畢後感覺像如是像《殘酷一叮》或是《超級巨聲》縱藝節目的剪輯,易令觀眾感到不痛不癢。而情感方面,電影以零碎片段為主,可是沒有一組人物較為核心,片初對於拜徒的起因,也許來得過急關係,看得有點摸不著頭腦

與此同時,導演關錦鵬與編劇魏紹恩嘗試將他們與年青人融入過程放進於電影之內,可是在展現時空不同上,採用了插敘的方式。可是六小寶在現代和三十年代的服飾有時分野不太明顯,結果觀眾在觀看畫面時,或會感到時空忽然改動,令人有無所適從之感。再配上薄弱的情節,在入場期望看到跳舞年青素材電影下,容易因難以投入,令滿足感覺大為降低。

整體而言,《用心跳》與其說是一部以年青人舞台臺過程為主題的電影,倒不如說是是關錦鵬將一眾零碎片段結集的實驗更為貼切一點。電影在後期、技術與演員方面其實具相對水準,可是在劇本上卻沒法令觀眾找到任何重心,再配上混亂的時空交錯,令電影在整體而言易讓觀眾迷失。

《借室還魂》:了無新意,結局突兀

Picture

既要拍靈異題材而又要在內地上映的電影,每每都難望有好的成績。由葉永健執導,吳建豪與李小璐主演的《借室還魂》在這個框架下,拍出一個製作與演技同樣欠奉的劣作,其製作難看程度也許比起電影本身更為靈異與可怕。

《借室還魂》描述神情呆滯的梁廣(吳建豪飾)在女友秀珍(加護亞依飾)的協助下,於廣州藥油廠廣昌堂見面,卻被廣昌堂人員看到與失蹤十年的三少爺崔正廣相似,最終陰差陽錯下受僱,然而在過程中,常發噩夢的梁廣卻碰上了神秘女子小芙蓉(李小璐飾),並誤認梁廣為崔正廣,講回當年崔正廣與小芙蓉苦戀的故事,廣於是試圖到南洋調查真相,不過卻暗藏殺機。

雖然《借室還魂》片長不足九十分鐘,不過觀看時仍有渡日如年之感,當中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劇情、演技和效果三個層面。從劇情上看,片初強行加插一些關係不大的先言才充撐時間,然後初段對於秀珍與梁廣的所謂戀情描述過淡,至於梁廣於廣昌堂的工作也過於拉扯,當中出現老太雖然擔心廣,但又肯讓廣到南洋的不解情節。片中雖然若描述廣昌堂內的人各懷各胎,可是實際上也只是描述不足強行想當然似的,說服力欠奉。

然而,最為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還是在南洋過後的情況。電影因為需要符合內地的要求,故此不能真的含鬼的原素,於是要在結局強行自圓其說,可是這種方法在邏輯上既行不通,在實際運作上亦仍如為死撐而死撐,到了最終還加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畫面,結果劇本既苦了編劇之餘,更苦了觀眾。電影本來以情感為一個重要主線,但是是實際上卻不到有甚麼真的著墨之處。

在技術層面上,電影描述小芙蓉仿如厲鬼一樣,可是在畫面呈現起來,仿如像是使用圖像軟件將她的層面透明化一點便算而已,而那些所謂神怪的場面亦金是鬆郁矇,看起來真感覺不到有甚麼感覺。

在演員表現方面,吳建豪飾演的梁廣雖然是描述他神情略為呆滯,可是也許脫離動作片不太習慣關係,全片只見他的神得只得像是鬥雞眼似的一款,與兩名女主角情感零交流。李小璐飾演的小芙蓉在劇本限制下,情感發揮也只能有一個層次,浪費了她的演出,而加護亞依在片中基本上作用就只等同花瓶一樣。至於其餘角色在片中都十分呆板與呆滯,當中只有羅蘭的角色在末段以類型式的方法演出較有印象,整體演員表現均令人洩氣。

整體而言,《借室還魂》可以說是為了求於內地上映強行拍成靈異的產物,電影劇情接近全無,演員發揮空間不足,而吳建豪的表現近乎零,再配上差劣的技術與畫面,可以說是葉永健執導的另一劣作。觀乎葉永健與監製楊盼盼合作的劣作不少,也許兩人也該好好檢討一下好了。

《Late Autumn》-不中不韓,不倫不類

Picture

(「講。鏟。片」按:本篇文章由讀者「Gear」投稿刊出,特此鳴謝。)

於釜山國際電影節作世界首映的《Late Autumn》,由香港與韓國合資拍成。《Late Autumn》改編自1966年李晚熙執導的同名作品《晚秋》,而《晚秋》亦曾於1982年被改編。新版本的《Late Autumn》由香港的湯唯跟韓國的玄彬主演,故事則發生在現代的美國。

湯唯飾演的Anna因殺害丈夫而入獄七年後,因母親過世而獲准假釋三日回家辦理喪事。在歸家的路程上,巧遇玄彬飾演的Hoon。Hoon向Anna借取車費,並以自己的手錶作抵押,並向Anna承諾日後以金錢贖回手錶。Anna回家處理喪事過後,於市區再度遇上Hoon,並跟Hoon渡過了一整天。於喪禮期間,Hoon再次在Anna面前出現…

於釜山國際電影節所放映的場次,所有門票僅僅五秒便告售罄;在受各方高度期望下,影片卻顯然滿足不了各方的期望。於韓國新晉導演的改編處理下,《晚秋》只落得一個不倫不類的局面。既不像華語片,也不像韓語片;在類型上不像愛情片,也不像家庭倫理片。到最後就只能落得一個四不像的局面。

本片對白以英語為主,湯唯跟玄彬在戲中亦只有透過英語來交談。演員在以不熟悉的言語唸對白下,難以從對白中展露出情感。而在導演對國語的一知半解下,戲中一段以國語作對答的重點情節中,玄彬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間歇性隨意地唸出「好」跟「壞」,整段情節跟對白的沒頭沒腦,實為整部電影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本片演員在演出上十分落力,湯唯跟玄彬在某些情節上的演出尚算可人,但卻難以挽救差劣的劇本。《Late Autumn》雖為改編經典之作,但整部電影看來令人感到不明所以然,而電影的結尾部份所加插的一段支線,情節既牽強亦突兀,所埋下的伏線更同時令到電影跟結局更為不倫不類。

總的而言,《Late Autumn》在優美的現代化場景下,卻只能拍出一部不倫不類的作品。演員的用心用力,卻在失敗的編導上付之流水。雖為改編經典之作,並集中、韓著名演員合作,最後卻拍出一部不中不韓,不倫不類的電影來。

挑戰下限的精選:《魔俠傳之唐吉可德》

Picture

對於一些牌面並不吸引的電影,一般而言都會敬而遠之,不過有時有些預期極爛的電影其實也該找個機會看看,因為有時也許會成功挑戰大家觀影的下限。

近期的一眾電影中,以上周四於新寶院線開畫有林嘉欣主演的《魔俠傳之唐吉可德》最能挑戰大家觀影的極限。

《魔俠傳之唐吉可德》是內地導演阿甘的新作,宣傳以「全亞洲首部3D製作」為賣點,不過阿甘導演的作品其實已非首次抵港,前作便有爛到不堪的《大電影2.0兩個傻瓜的荒唐事》,觀乎情況大家也許心中有數。

雖然電影聲稱是一部3D電影,可是在觀影的過程中,在大部份的情況下,3D的部份就只有底部那行白色的字幕,嫌戴上3D眼鏡感到辛苦的觀眾,大半的時間大可除下眼鏡也不成問題。至於所謂的3D效果,其實情況跟年初的《蘇乞兒》水準相若,可以說是「層次分明」,因為大家看到一層又一層不協調的畫面。以收費較高昂3D票價而言,看來甚有「呃飯食」之嫌。

至於劇情方面,基本上電影絕大部份時間都是古裝背景,可是全片真的看不到有甚麼「魔」曾經出現。電影也秉承了阿甘電影的特色,就是爛到不堪的亂炒作,而其御用的男主角郭濤,就繼續提供《午夜凶鈴》凸眼式的演技。雖然《童眼3D》已有不少觀眾說很差勁,但怎樣也不及這一部極品來。

說實的,這一類的電影由於爛得十分徹底的關係,觀眾在入場時需接受多重的挑戰,當中包括戴不戴眼鏡也沒關係的畫面、漏看也不用緊的無聊情節、硬到直仆地下的滑稽,再配上等同智障人物設定等。要觀畢全片逾百分鐘離場,所需的勇氣實在不少。各種類型的難看東西聚在一起,其威力不下於西九龍中心某日式食肆的紅豆壽司。

也許《魔俠傳之唐吉可德》單看片名已傳出一陣爛味,故此實際上上映的場次其實不多,有心挑戰觀映下限的勇士,宜把握機會早日入場,安心上路好了。

Page 76 of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