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專題 Page 107 of 148

私人包場的影響因素

Picture

私人包場,聽起來好像很特別,不過其實私人包場情況不少,一般機構也會「包場」贊助員工或客戶觀眾電影也屬於這個類型。不過,到底私人包場的價錢,有著甚麼因素影響?今天就來試來探討一下。

其實香港絕大部份戲院也會提供私人包場的服務,不過當中卻以UA院線較為清晰,其官方網站也提供了相關的基本資料。

包場的性質可以有多個方面,有時可以是機構提供給員工的福利,有時可以時一眾好友小眾之處,甚至是一些電影選擇以這個形式包場放映。

問題來了,到底如何決定「包場」的價錢?其實當中涉及的因素相當多。

從一般的基本計算,就是以一個相比正價有點折扣的價錢,乘以全院座位數目來決定租場價錢。不過,實際運作上,卻有著幾方面的考量。

第一方面,就是地區與時間及季節,同一日子同樣是二百座位的影廳,於東涌一家戲院包一場平日日場,必然較於銅鑼灣區的戲院包一場平日夜場的價錢為低。而淡季又比旺季平一點,有時旺季因為院線也跟院商的協議關係,甚至訂不到場。

第二方面,就是使用的資源,當中包括所需時間。若果不是用作電影放映的話,是否需要咪高峰或投影設備也要計算。若是電影放映的話,則要看放映的是當時戲院有選映的電影還是自行提供片源。若是後者的話也會有額外費用,情況就如酒店收到自携酒類飲品需要收取「開瓶費」一樣。

當然,戲院本身也會考量其自家的因素,像閣下若拿著一隻「四仔」去戲院包場來播,恐怕大部份戲院也不會願意包場給您了。

Alex專欄:看3D?不看3D?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登,敬希垂注。)

3D電影於今日的電影市場可謂大行其道,無論是動畫還是真人電影,均已經以3D制式作公映,其實這已經達到了泛濫的地步,更顯得越來越反感,筆者就是其中一位對3D電影反感的觀眾。

毫無疑問,因為一部《阿凡達》而把3D電影推至一個高峰,及後所產生的,就是很多電影公司,無論拍什麼題材的電影,很多時都會以3D制式來作放映,不過效果卻十分參差,有些作品所出來的效果是較突出,而有些作品出來的效果,就不用多提了。(難道就只要看影片上的字幕立體化,就叫做3D數碼版嗎?)

看3D電影最辛苦的,莫過於是一直戴著那立體眼鏡看一部電影,要是那部電影片長短的話就還好,但是片長就如《阿凡達》三小時之長的話,相信最辛苦的不只是個人本身的狀態,而是自己的一對雙眼,無謂為了看一部立體電影,而傷害自己的一對明目呢!

筆者近年選看電影,除非該電影沒有2D版提供,否則一定會以2D版為主,至少不會影響個人觀感。不過有一些電影是利用專有3D拍攝機來拍攝,那些電影才值得一試,就如香港首部自家3D創作的《肉蒲團之極樂寶鑑》,以及即將於香港戲院上映,由德國導演Wim Wenders執導來紀念舞蹈家Pina Bausch的《翩娜》,其立體觀感遠遠比其他夾硬由2D轉為3D的電影好得多。

其實今日的觀眾們,未知是否仍然熱衷於3D電影呢?選看2D版本的電影為先,還是3D版本的呢?

電影宣傳發佈混亂的教訓

Picture

電影宣傳大員的工作量其實不低,當中包括要準備宣傳品、優先場、首映,還有一大堆與電影相關的稿件發佈,有些甚至要離港參與宣傳活動,也要安排記者招待會等。不過,要將其資訊能有效傳達至媒體手中,好的發佈方式與聯絡資料庫同樣重要。

近期安樂影片發行的市場部門,就在這一方面顯得極為混亂。

「講。鏟。片」近期便收到部份電影媒體反映,發現安樂發行對於部份電影的新聞發佈都出現遺漏,當中尤以華語影片的遺漏甚為顯著,受影響的電影包括六月開畫的《最愛》、七月開畫的《熱浪求愛戰》及下月開畫由安樂旗下雅德廣告負責宣傳的《全球熱戀》,即使外語片有時也會出現同類情況。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即使是收不到相關的即使上映電影資訊,也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負責人員旗下電影資料完全收不到,有些則是局部收到,又有一些又收不到。

還記得在去年,安樂影片的市場宣傳在信息發佈方面並沒有這樣遺漏的問題,不過有關情況自今年起便陸續呈現。到底,問題在哪?

我們深信,電影宣傳是一門專業,各宣傳人員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於各個項目上。可是,只要大家與媒體聯絡的資料庫有所遺漏,怎樣的努力也是徒然。

安樂發行近月來為何如斯混亂,也許我們無法了解。不過在人事變動這些常規因素以外,也許不同的宣傳人員,對於不同的電影,也許有著不同的電郵名冊,缺乏一個中央統籌的電郵名冊,以至每次發佈時出現遺漏,而且也許甚至每部電影也有不同的遺漏名單。

部份電影公司缺乏一套有效的聯絡人系統,結果同一家發行公司的新片,有機會因由不同的人員負責不同電影時,只使自家沿用或是從舊公司帶過來的電郵名單,對於新媒體基本上可以有機做達至全漏的境地。與此同時,不少宣傳公司對於分享名單煞有介意,令中央信息庫未能有效運作,為此造成了同一家公司四部電影可以有些收到有些收不到的情況。

也許,同業之時有著競爭,但是,若果在外人看到同一公司的電影資料收到一些卻收不到另一些,只反映其企業的部門缺乏以客為先的精神,也缺乏團隊精神,只是各自為政,祈求其問題不會浮現,只令人感到有關公司毫無組織。同一宣傳人員旗下電影收到一些又收不到一些,其靈異程度也十分駭人。其實是次出現問題的公司,已不是第一次提點留意其電郵地址的問題,不過觀乎現在的情況,看來沒將這個最基本但最重要的問題放在眼裡。

即使有著中央的聯絡資料庫,如何令它有效運作也十分重要。倘若沒有合適的維護,稍不留神分錯類別,也會影響其實用性與準確性。故此維護的人員,雖然看來好像是苦悶的工作,但背後其實卻正在做好與媒體及客戶服務的重要把關一環。

電影宣傳發佈雖然看似簡單直接,不過也是不少宣傳公司最易忽略之處,輕則影響客戶關係,重則很易得失客戶。從安樂發行近期的混亂情況,也許業界應以此為鑑。

開學日校園相關題材電影大戰

Picture

香港的發行公司未知是否本著相若的發行心態,結果不少素材相若的電影,也會於相若的映期上映。就以今年九月一日開學日為例,便一共有四部題材不同但同樣跟學校有點關的係的片上映。

四部電影無論是地區、片種甚至類型也截然不同,當中洲立發行的日本電影《大逃殺3D》便是將十多年前學生自相殘殺題材3D化後上映,至於泛亞發行的泰國電影《陰傭花園》則是以一家住宅的連串恐怖事件有關,不過預告也出現一眾學生在家中嚇鬼的情況。新力發行的荷里活電影《Miss愛教壞》以不良小學女教師想盡方法去找來校中愛情目標,而安樂發行的印度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當中便涉及校園和校長的愛情故事。

觀乎款式,四部電影絕對相距甚遠,但是怎樣看這四部電影,其實在港不會是很大的市場,故此也同樣選擇於暑期後開畫,不過拿著學校開學來作為話題,到底大家又會如何選擇呢?

Alex專欄:淺談台灣電影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登,敬希垂注。)

由於近年愛了台灣這地方,筆者最近也愛上看台灣電影作品,不論是長片、短片、還是紀錄片,都喜歡於銀幕與從影碟上慢慢欣賞,當中看到不少的經典台灣國片作品。

要說台灣電影的導演,香港觀眾大慨會認識的有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陳國富、吳念真、張作驥,以及近代的魏德聖、蘇照彬、陳駿霖、鈕承澤、程孝澤、戴立忍等等,他們執導的作品均有其個人風格,可謂有其個人的特色,尤其侯孝賢與蔡明亮的作品,均擁有其個人的標記。

台灣電影也有新浪潮時代,稱為台灣新電影運動,當中參與的導演包括侯孝賢、楊德昌、李安、蔡明亮、吳念真,以及王童、柯一正等等,當中由楊德昌、柯一正、張毅與陶德辰執導的《光陰的故事》就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始源,直至楊德昌的《麻將》便完結了長達十四年的台灣新電影運動。

要說揚威海外的台灣導演,不得不提李安,他執導的《囍宴》與《飲食男女》均於奧斯卡金像獎獲提名最佳外語片,而《臥虎藏龍》就奪得最佳外語片外,更是首部華語片獲最佳導演及電影提名,確是華語導演的第一人,後來他更憑英語電影《斷背山》成為首位華人導演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運動當中其中一位重要的導演楊德昌於2007年於美國去世,他留下不少精彩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更是筆者喜歡楊德昌的作品之一,他的遺作《一一》直到今天仍沒有機會於台灣本土正場上映,對於台灣電影來說,這是不是一個遺憾嗎?

今天的台灣電影,除了由當年新電影運動導演參與外,還有一班後起新秀,他們的作品均有突出的表現。最近由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將於參展威尼斯影展,讓台灣電影再有機會揚威海外的機會,相信有助台灣電影日後的發展吧!

城市實景的重要

Picture

香港電影近年發展雖然有著不同的方法,也許會有人指拍戲起來於題材上有著內地市場的顧慮,但從另一角度去看,其實有些時候香港拍攝有點「自廢」武功,當中於本地拍攝沒有本地場景的風味便是問題之一。

其實很多電影也許本身水準不算是在高的水平,可是使用自家城市的特色,倒卻帶來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同時也提供一定的共鳴感。在這個考慮範圍中,也許解釋了何以荷里活電影《藍精靈》故事要選擇回現實中的紐約市,當中的地標與地鐵,令這部廿多年前的動畫「活化」。

至於另一個近期的例子,就是來自韓片《海雲臺》的導演尹齊均監製的新作《Quick》。論其故事其實令人想起《生死時速》,不過當中最大賣點,卻是穿梭韓國首都首爾的多個名勝如明洞、江南大道等,令觀眾感覺到置身其中。

回望香港,雖然近年於香港製作的電影為數不少,但是在拍攝起來,不少怎樣看其實也看不到是香港的一部分。對於部份題材來說,城市或社區成為主體,實景必然是重要的環節,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與《天水圍的夜與霧》使用天水圍的公屋作實景拍攝,令其本身需要的實感增強。

動作片方面,林超賢的動作電影,也是很著名使用大量香港實景,無論是《証人》的炮台山至北角一帶、《火龍》的大坑地區,以至《綫人》的石硤尾舊區到調景嶺一帶,實感同樣強烈。動作電影雖然官能刺激也許重要,但本地景致卻帶來一份親切感覺。其他類型電影裡常用香港實景的,還有杜琪峰的一系列電影。

當然,有時也許因為環境限制,部份製作也會是以虛擬佈景配上後期加工。不過,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具其實感,因為香港觀眾對有關地區非常熟悉,有甚麼不接戲或是過份虛假的情況也很易看得出來。

「不接戲」也許是製作環境所限,又或是市場不在香港云云,但是有些時候看起來也會在意。就以杜琪峰的《文雀》為例,這邊箱說是由上環到中環的路程,另一邊箱卻看到「觀塘青年桌球會」的霓紅光管招牌。過份虛假的例子,則有《72家租客》的旺角西洋菜街的街道與地鐵站,看起來也令人感覺奇怪。

香港實景拍攝,當然不及內地或澳門這麼方便,一來香港地少人多,很多拍攝場景若依正常方法,製作時間很久。若不用正常的方法,則需要整組人員靈活配合方能成事。在今時今日香港市場看起來大不如前的今天,能看到香港實景拍攝的電影,真的要好好珍惜。

外語片真的暑期贏九條街?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暑期雖然還有一個月完結,不過今天《蘋果日報》的娛樂頭條就先為暑期電影來個報告,當中寫著「哈仔熊貓秒殺丹爺娜姐」及「外語片贏九條街」等字眼,提供了數據說明情況。

《金不換》只映一周之謎

葉劍峰執導的獨立電影《金不換》,在藍空間發行的安排下,於七月十四日於百老匯電影中心作正式公映。雖然電影的票房曾令電影於放映翌日起縮至每天三場,但其入座情況算有改善。可惜的是,電影在上映一周後便要落畫。

到底,箇中原因在哪?原來又不是大家一般所想的原因。

一般而言,於百老匯電影中心上的電影,即使首周票房不理想也好,每每都能於次周獲得至少每天一場的放映。不過《金不換》於次周卻連一場放映的機會也沒有。

然而,這個問題的主因,其實在於電檢放映的限制。

Picture

拿回電影《金不換》俗稱「電檢紙」的「電影檢查條例核准證明書」來看,電影《金不換》片長為93.05分鐘,看起來跟一般電影的「電檢紙」無異。

Picture

不過,若果細閱其「電檢紙」的條款的話,卻有著一句標明電影可以於七月十四至二十日期間放映35場,也可於七月七日放映的優先場,而放映場地指定為百老電影中心。

問題來了,何以會有著如斯的條款?其實也許跟其電影檢查費用有關。

若果以一般模式作商業放映的話,電影檢查費用為每分鐘港幣65元,不足一分鐘亦作一分鐘計算,以《金不換》現在送檢的片長計算的話,電影檢查費用便是6,110元。

六千元聽起來好像數目不多,不過若果看看現在《金不換》上映七天票房34,690計算,假設戲院拆賬比率為五成的話,實際電影公司可分的為17,345,再加上一些宣傳費用及行政費用,付出六千元的電影檢查費用,也許相比有點負擔。

其實說穿了,《金不換》採用的電影檢查方法,就像影節常用的模式,以限量限時上映,電影檢查費用便可以因此獲得減少甚至豁免。不過以此形式於放映場次上便有極大的限制,而且再次加場的話能否再重施故技,真的難料。

不過若果只求放映又想減低成本的話,也許不失為方法之一吧。

電影雜誌的制肘

若談到關於香港電影雜誌,絕對可以說是萬劫不復。廿年前電影雙周刊跌進深淵後,漸漸淪為廣告雜誌,最終也壽終正寢。隔了一段時間,由內地大嘴媒體辦的《香港電影》出現,可是雜誌漸漸也出現營運問題,今年上半年已由月刊變為雙月刊。

到底,香港辦電影雜誌難度在哪?

其實傳媒的流程基本上都是幾方面,包括了新聞來源,繼而是編排,接著有廣告及印刷,最終還是需要有讀者支持。

從讀者群來說,若果將電影雜誌訂在如影音雜誌的層面,其實讀者群數量真的不多。但若果訂在一般娛樂雜誌,又每每因「不夠八卦」無法與對手競爭。前者能打和已經不易。

再看廣告方面,今時今日即使是電影本身,宣傳模式也多樣化,對於傳統傳媒的作用減少,部份電影也減少了在報章賣廣告,將資源投入於新媒體當中。在廣告收入不多,也很易入不敷支。

從電影新聞及編採方面,其實都有著不易之處。先談《香港電影》的情況,好處是可以利用同集團的《看電影》資料,不過其觀點角度卻缺乏香港本身的視點。與此同時,編採在內地為主之下,對於香港市場本身難免欠缺觸覺,很多時出來的素材與讀者距離很遠。

然而,即使要找香港編輯來撰文及發掘專題也不易為,一來要找中文書寫能力良好者已不易,二來《香港電影》本身的出身也不闊綽,有意者也只會另想法子。

即使不說是《香港電影》,以香港為基地辦本電影雜誌的話,租金、印費、薪金等,計起來只會一個無底深潭,也難叫人投資。

看到這裡,也許大家明白,其實香港電影主題的雜誌,何以是難以做得好了。

Alex專欄:香港獨立電影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出,敬希垂注。)

本港戲院放映的香港電影,大多數是主流及商業味道靠重的,要是想看一些香港獨立製作電影,就只可以於電影節中才可以看到。猶記得早年筆者到過影藝戲院(灣仔)觀賞過一些由影意志發行的香港獨立電影,當中包括《夢之旅》、《爸爸的玩具》等等,後來百老匯電影中心也有放映過不少的香港獨立製作電影,當中以陳果的《香港製造》最為多人留意。但是香港獨立電影於本土一直缺乏市場,尤其是欠缺院商的支持,故一直沒有機會於戲院作公映的機會,然而剛過去的星期四(7月14日)放映的電影當中,就發現了一部香港獨立電影放映,這就是葉劍峰的首部執導作品《金不換》。

在香港戲院缺乏支持之下,獨立電影製作一直只可以從“跑影展”的過程中得到觀眾的肯定,可是戲院商卻因為題材及票房的因素而不會選擇放映獨立製作,這也不能否認的,就是獨立製作的觀眾層面較為窄,就算有戲院願意上映,也大慨未必吸引觀眾的入場意慾,是因為觀眾不認識當中的導演與演員而不入場,還是觀眾們對獨立電影仍存有一定的懷疑呢?

相對比較商業的港片,拍攝獨立港片是有一定的難度,無論資金的籌備、還是影片製作人員均是十分有限,然而他們最需要得到的,除了票房外,就是觀眾的口啤,若沒有觀眾的口啤,其作品就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故很多獨立電影完成製作之後,就先走訪世界各地影展,及後就要等候時機成熟,就可以於香港正式或有限度公映,這更明顯看到獨立電影明顯比商業電影難以生存。

所以一旦有獨立電影於戲院公映,筆者就會把握機會到戲院欣賞,這次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金不換》,也顯出戲院對獨立電影的支持,其實點解這麼多觀眾只願意付六十元看一部大製作,就不願意付五十五元看一部更值得支持的作品呢?身為觀眾的你或妳,也該到戲院支持一部有誠意的電影,只是九十分鐘的觀影旅程,讓它把希望的訊息帶給你們吧!

Page 107 of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