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分類: 講鏟專題 Page 105 of 148

Alex專欄:勵志電影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出,敬希垂注。)

電影的主題,除了是比較常見的愛情、親情、友情、恐怖、或是暴力外,還少不了勵志的電影,雖然今天上映的電影,以勵志作為題材的電影不及愛情片多,不過它帶來的訊息,往往就是比愛情片的還要多,而筆者其實是蠻喜歡看勵志片的。

最近有不少勵志題材的電影於香港上映,包括上周已公映的《50/50》,以及於早前香港亞洲電影節已作優先推介,本周於三家戲院作小型公映的《翻滾吧!阿信》。若各位有留意筆者之前的專欄,大慨都會知筆者是喜歡觀看台灣電影作品,大慨它的題材與拍攝上的水準風格比較廣闊,故帶來的觀感也特別強,而《翻滾吧!阿信》這部片子就是帶來了這份拍攝與風格也有別一般的勵志電影。

《翻滾吧!阿信》是由台灣導演林育賢執導,他曾執導過一部紀錄片電影《翻滾吧!男孩》,而《翻滾吧!阿信》就是將《翻滾吧!男孩》中提及的小孩阿信的故事,從劇情片中表現出來,而片中由彭于晏飾演的阿信全名為林育信,他就是導演林育賢的哥哥 - 無錯,導演就是要拍自己哥哥的生路歷程的故事。影片的開段以簡單的篇幅,把阿信童年的故事表達出來,道出他對體操的熱誠,後來因為受到母親的壓迫之下,離開體操,反而成為流氓,與好友菜脯出生入死。後來卻因為阿信與菜脯惹上了黑幫而被追殺,幸而阿信逃過此難,阿信回到家以後,眾人為了讓他重拾自信,讓他再次於體操場上,再次讓他奮鬥起來!

林育賢導演想藉著此片來把他哥哥的故事,以劇情片的形式帶到觀眾眼前,從他的鏡頭,配合那懷舊式的故事與情景,以兩個起伏甚強烈的高潮,道出了一段充滿勵志味道的電影。而片中兩位主要演員也有很突出的表現,當中柯宇綸演的菜脯早已於台北電影節中奪得最佳男配角,而本年金馬獎也獲提名,可見他的表現受到認同;而演阿信的彭于晏於片中也有脫胎換骨的演出,同樣地他憑此片獲最佳男主角提名,演技獲得認同。此片的劇本由導演林育賢、與王國光及王莉雯負責,劇本把每位角色與劇情發展均寫得恰到其分,能充分表達出時間的消逝對角色性格的變化,帶出對角色之間的關係,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其實正當大家仍然在追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或是《作死不離三兄弟》之時,其實也可以到戲院揀選別的選擇,可以觀看一些比較小眾的電影,就如《50/50》或是《翻滾吧!阿信》這些的勵志電影,來擴闊大家的觀影角度吧!

Alex專欄:電影主題曲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出,敬希垂注。)

未知各位會否特別留意電影的主題歌曲,縱使很多人也認為這只是電影宣傳的一部份,但無疑的是一首電影主題曲,可以影響到一部電影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可能遠比一部電影,電影主題曲更可以讓觀眾們對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年有不少喜歡電影主題曲,首當其衝的,該是要選年初的一部美國電影《有人喜歡藍》中,由片中男主角Ryan Gosling主唱的You Always Hurt The Ones You Love,此歌曲於此片的電影預告片中出現之時,已被深深的吸引著,當然此曲於電影出現的一刻,印象難忘。

而第二首要數的,就是首次於香港作正式公映的印度電影《作死不離三兄弟》主題曲《Aal Izz Well》,此曲於電影中的出現,令整部作品起了第一個高潮位,然而看畢此片過後,此歌仍然是流放於腦海之中,不斷的回想著電影的情節外,還一直回想影片的歡樂氣氛,每每都會突然哼出歌聲來。

近期要數到本地流行的電影主題曲,大慨是本年暫時最高票房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主題曲,由內地歌手胡夏主唱、該片導演九把刀親自填詞的《那些年》,此歌與電影同樣的受歡迎,大街小巷均可聽到此歌的播放,就連歌手胡夏也憑此一曲成名起來,不無道理。

而最後一首今年喜歡的電影歌曲,就是本年暫時最為喜歡的華語片《星空》的電影主題曲,由台灣搖滾樂隊五月天主唱的同名歌曲《星空》,此曲由五月天的石頭作曲,主音阿信填詞,當中的歌曲配合了影片的素材,把影片的精髓放於歌曲當中,唱出對《星空》的另一份感覺,而此曲於影片映畢後播出,配上幾米的原著繪本,令觀眾有與別不同的觀感。

未知大家於今年的電影主題曲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呢?

無線收費台播三級片被罰

Picture

電視台一般在放映第三級電影時,都會作出處理。即使是在收費頻道放映時也有不同的安排,以符合廣播事務管理局(下稱「廣管局」)的《電視節目守則》。然而,廣管局最近便裁定無線收費電視違反規定,重罰二十萬元。

無線收費電視的電影台於今年六月五日播出《滿清十大酷刑》、六月十九日播出《慈禧秘密生活》及六月廿六日播出《滿清禁宮奇案》三部含有裸露與性行為的三級電影。電影在電視台放映後,有觀眾向廣管局投訴時三片在播放時既無「打格」,也沒有提供家長鎖碼裝置,令兒童可以看到。由於有關頻道屬月費包含的頻道之一,故此違反了《電視節目守則》其中七條修文,罰款二十萬元。

一般而言,電視台若於電影台播放三級電影,通常都會先行作出處理,也會將其「原裝版」改於成人頻道放映。而成人頻道則提供家長鎖碼裝置,以防止兒童看到,也許無線在是次真的疏忽導致罰款。

繼後票房為何反彈

Picture

一般而言,若是撇除公眾假期因素的話,電影票房的結構每每於首周收入最為理想,然而隨著映期逐漸下跌。可是近月來卻有三部電影,出現了繼後票房較首周還要理想的情況。

較為經典的例子,便要數到由安樂發行的印度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電影於開畫首天於九院映43場錄得七萬八千,並於次周首天映37場跌至五萬五千,可是到第三周起映38場升至八萬五千,而到了近兩星期,周四票房更維持在十萬上下。究其原因,可以說是口碑帶動,而且發行模規不高所致。

同樣表現理想的,還有九把刀執導霍士發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於一眾口碑場後於十月二十日開畫,首天映303場錄得近百四萬票房,到了次周雖然場次略減至286場,可是票房反而上升兩成。相比起《作》片而言,《那》片在事前有很大的話題效應下,於次周達至「越映越旺」的效果。

至於最近期的例子,便是林書宇執導,高先發行的《星空》,電影首天錄得約十萬的成績,到了次周首天雖然曾略減場次,不過最終到了次周票房反而比起上周有微升的跡象。相比起上述兩個例子來說,《星空》雖然首天安排於19院上映,可是每院提供的場次卻只有三至四場,在場次數目不多的情況下,故此首天票房大概在十萬上下,隨著口碑及宣傳不斷,票房於次周也有所上升,戲院也在縮場後再度加場。

從上述三個例子去看,要達到繼後票房反彈之勢,當中口碑佔了重要的元素,因為隨著上映周數愈多,其影響力也愈大。故此水準不高的電影,難望有此奇蹟了。

Alex專欄:一部感動的電影

Picture

要是有留意本專欄,大慨也會知道筆者是一位蠻喜歡台灣電影的小觀眾,近年也漸漸開始留意著台灣的電影發展,甚至到台北電影節親身感受一番台灣電影觀影的風氣,算是一個不錯的觀影經歷。

最近台灣電影於香港開始暮起,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可謂完全攻陷香港的票房,此片確是感動筆者,也不其然地入場數次支持。然而,最近看了另一部作品,同是來自台灣,由曾執導《九降風》導演林書宇的第二部電影作品 - 《星空》。

由徐嬌、林暉閔、劉若英、庾澄慶、曾江、蔡淑臻、石頭@五月天及桂綸鎂合演的《星空》,是改編幾米繪本的作品,而此片拍攝之前,同是編劇的林書宇也有把劇本與幾米討論,及後才拍成今天大家於銀幕所看到的電影版本。

電影有不少的CG特技效果,呈現出女主角的幻想空間,而劇本的情感也刻寫得很細膩,所帶出的比喻也清晰鮮明,觀看期間也感到女主角小美所經歷的感覺。影片的所有演員也演得不錯,徐嬌與林暉閔兩位小演員的演出自然動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改編自幾米繪本的電影其實寥寥無幾,但論水準來說,林書宇的《星空》確定云云當中最突出及最滿意與最好看的一部,影片能呈現出感動的一刻,令能帶著觀眾們,回憶大家兒時的一刻。

原著繪本改編的困難

Picture

改編成了不少電影故事的來源,當中改編的款式可以各有不同,除了常見的小說外,還有繪本、電視劇等。不過每個類型的改編都有其困難,當中小說改編難在恰當的剪裁。然而,對於原著繪本來說,則是另一回事。

就以近期常被談及的台灣創作人幾米的繪本來說,過去也曾被香港的製作人改編成電影,可是在口碑上卻不理想。其實被改編的《地下鐵》與《向左走向右走》不是沒有努力改編,而是改編繪本有著一定的難題不易解決。

若有看過幾米的原著繪本的話,其實其創作只是一組的繪圖,間歇地提供非常簡單的文字組成。中間留白的部分非常多,但是內裡的含義卻一點也不淺。在改編之時,需要將一定的人物變成更為具體,免得俴電影覺過於單薄。與此同時,加添的人物同時亦要如何配合原故事的風格,不過卻會出現「變味」的情況。

在商業考慮上,繪本每每予人清新之感,但商市場卻需要大眾化,要在兩者之間找個理想的融合與平衡,對於創作人以至整個隊團都是一門新的挑戰。若果商業先行的話,改編出來的便會「俗」味太濃。但是太「清」的話,便要在早期先要確保資金到位。

其實,拿著繪本在電影市場上走,有點像走鋼線的味道,不止對於觀眾,對於原作者、導演等也有著一定的壓力。不過只有從真心出發,才能將這類改編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Alex專欄:節目主持人的應有態度與知識

Picture

(「講。鏟。片」按:「Alex專欄」由Alex提供圖文,逢星期日刊出,敬希垂注。)

看到這一個標題,大慨很不少的「講.鏟.片」的讀者們在想,到底是那一回事?其實筆者一直都有聽開某電台的電影節目,已維持近乎十年的時間,就算在澳洲的期間也會利用電腦連線收聽該節目。時至今日,該節目的長度由昔日的兩小時變為近這幾年的一小時,節目內容與水準,相對跟著節目時間一同收縮。

數星期前,正當筆者從收音機中聽到該節目的主持人們介紹一部當時剛上映的澳洲電影《色謎睡美人》時,筆者很清楚地聽到主持人們說此片的導演,是《鋼琴別戀》的珍甘比茵(Jane Campion),那時筆者大叫起來!因為此片的導演,其實是澳洲小說作家茱莉亞李(Julia Leigh),而非珍甘比茵。而令筆者最為驚訝的,就是主持人以很肯定的語氣把導演的名字說出來,往後也沒有更正,很明顯是主持人們只對著傳媒稿件讀,而沒有再作資料的跟進,這絕對是帶來錯誤的訊息給予觀眾與聽眾們。

除了這一點外,還有另一次是讓筆者更為難堪的,也是出自同一位主持人。話說主持人與嘉賓主持們正在談論金馬獎的提名名單,當講及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單時,主持人突然興奮得跳起來,皆因提名名單當中,有主持人十分鍾愛的劉德華份(提名電影為《桃姐》),筆者聽到時,還以為他是得獎的一位;反而當主持人講及最佳女主角之時,同樣憑《桃姐》提名的葉德嫻則沒有那份興奮感!筆者想藉此跟這位主持人說,不是每一位聽眾與觀眾都是喜歡劉德華的,筆者正是不喜歡的一位,主持人的興奮不能代表所有聽眾與觀眾們的興奮!(筆者反而覺得王千源憑《鋼的琴》提名最佳男主角開心過劉德華獲提名的!)

作為一位節目主持人,其實是否應該於開始節目之前,做足一些準備功夫先呢?有時候難免傳媒稿件也會有出錯的地方,上網找找一些資料,其實不會花太多時間;加上主持人也不應該抱著太大的主觀角度,說出自己的心聲,這顯得節目更沒有資訊性可言之餘,顯得節目只是自話自說,說服力大減。要是節目變成這樣子,主持人未免醜態百出,還可以吸引聽眾一直留守嗎?

按:筆者所談及的只是該節目的主持人,不包括嘉賓主持。而筆者暫時再沒有聽該節目了,要是節目主持人有幸閱讀此文,好好的自我思考一番吧!記住一點,「你的興奮不代表所有聽眾的興奮!」

香港青春電影不青春

台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收得盆滿砵滿,令人意想不到。不少觀眾也許被其青春氣息所吸引。可是,若要在現時香港電影找這類型「青春片」,恐怕怎找也找不到,只因我們的青春電影,向來也不太青春。

青春電影,指的其實是以成長期間為題的電影,主們大都會有著學生的背景,可以是初中階段,也可以是高中階段。以近期台灣電影為例,後者有《那》片,前者則有下周四開畫的《星空》。

要找真正屬於青春為題的電影,演員年齡不能太大,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數目,這對於現時港片來說,可算是十分困難。就以近幾年的香港電影來看,真的屬於青春電影,就只有麥曦茵執導的《烈日當空》。然而,《烈日當空》的製作條件十分有限,雖然它的成績其實也算不俗。

香港電影以一眾新人演出的電影在商業計算不成,故此每每都要加入一些有點知名度的演員,但是樣貌較佳的看起來不像中學生,而還可以扮起來的形象則極為奇怪。即使近年香港有著不少「o靚模」,但是要他們演青春電影而不是只是在擺些款式來供拍照,看起來也不易。

青春電影另一個需要的元素,就是一分純真的感覺,純真的感覺不等於是很乖很聽話,但至少沒有太大的俗氣。然而,這兩方面在港看起也不容易。就以今年暑期為例,便有兩部看起來以青春作賣點的《熱浪求愛戰》與《戀夏戀夏戀戀下》上映,可是前者拍攝技巧欠共兼對白智障,後者則只是將一些仿如偷窺款式放進,兩者純真全無。

要拍青春電影,也許在港只能望有投資者不介意花錢找全新人演出好了。

HKAFF之有位無人坐?

Picture

由百老匯電影中心全力支持的「香港亞洲電影節」已經進行了接近一星期,當不少觀眾抱怨部分場次在優先訂票階段已滿以致無法觀賞之時,有部分場次卻出現了「有位無人坐」的靈異事件。

昨天下午二時廿分於Palace IFC三院放映HKAFF的《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精華版》場次,而有關場次已經一早滿座,未能購得戲票觀眾為數不少。

然而,實際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講。鏟。片」情報人員於優先訂票首天選購時,發現B、C、D三排中間合共廿位個座位已經被搶購一空。可是在實際觀看時,竟到開場時間前三行仍空空如也。在全場放映之時,整個範圍也只有兩位疑似發行公司人員入座及一位觀眾從前排左側位置「調位」。

問題來了,明明報稱是滿座,何以可以在上映之時有著廿多位沒人坐的座位呢?觀乎主要單位需要顧及票房收入,沒理想戇居得留言如斯地多。到底背後是否有其他的原因,還是因應萬聖節的來臨預留坐位供幽靈就座呢?也許這個只有其主辦單位才知曉了。不知道未能購得戲票的觀眾,得悉有如斯的景象時,又有何感想呢?

宣傳人員的應有態度

Picture

(「講。鏟。片」按:上圖內容或與本文內容無關,但又息息相關。)

電影宣傳人員不止需要為所協力的電影作出宣傳,而且同時代表著其所屬宣傳公關公司的品牌。雖然有些時候宣傳公司職員工作壓力很大,又或是傳媒態度不如想像理想,可是並且並不是可以採用不屑的態度的理由。

近期在「講。鏟。片」採訪的過程中,便出現了一名工作態度散慢兼態度惡劣的人士。

「講。鏟。片」其中一名情報人員匯報,上月於一部以夜生活為題的港片活動,我們的情報人員雖然過去也有跟進,不過有該次的採訪上遇上阻滯。一名公關人員在查問身分,惜有關人員提供身分証明後,卻沒有作任何跟進,反而可以躲在一旁與其他人員在閒話家常。

然而,有關人員的情況,卻變本加厲。

到了上周末,同公司宣傳的一部港產鬼片於港島區進行宣傳活動,同一名職員負責傳媒登記之時,刻意地不讓我們的情報人員登記,當查問之時,其眼也不望一回,只用著背景兼極惡劣態度回答不接受網站採訪為名拒絕。但奇怪的是,當天卻有網上媒體仍可作出採訪。倘若其宣傳人員不是針對個別傳媒人士,便是抱著雙重標準辦事。

其實,有關的宣傳公司,一直以來辦宣傳活動算是辦得不錯。可惜的是,卻出現一名年紀看來不大身材也不胖的女僱員,以其極差劣的態度對人。差劣的態度,也許反映了其個人性格與特質,或是反映了欠缺人與人之間為人接受的溝通模式。不過當是在代表公司辦活動之時,卻是代表了該家公司,實在難以令人想像如今講求質量的公關公司可容許這類人士協力。

與此同時,以「不接受網站採訪」為理由,充分反映了其公關人員與時代完全脫節,也毫不明白網上媒體在現在已成為傳媒的一部分,未知是否有關人員過分無知,還是根本只是強行拿著一個籍口。若果其政策屬實的話,也許各位網上媒體的負責人可以考慮不用再去該公司的活動,或要有因工作量不足而需要裁員的準備。

其實,「講。鏟。片」在去多年來接觸的公關宣傳人員為數不少,雖然部分也許仍在努力當中,但至少他們均有著基本的禮貌與其良好的態度。惟肇事人員的態度,以過去還是今天的標準而言,絕對不能接受。還望各公關宣傳公司的人員,倘若發現有這類害群之馬的話,要好好杜絕有如斯影響形象的行為好了。

Page 105 of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