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坎坷影展能夠遇上台灣「神片」《台北物語》,可謂是絕配。《台》作為坎坷影展的開幕電影,兼且是香港首映,導演黄英雄更連同演員及監製親臨現場,與觀眾分享交流。


從電影製作標準來看《台北物語》,它可謂千瘡百孔,是部水準低劣的「爛片」:攝影經常失焦﹑燈光不連戲﹑聲音質量不佳﹑突兀的剪接和對白及演員生硬的演出等等,要犯的錯誤全部犯上……但當所有缺點匯聚一起的時候,電影竟然提供了一個新的閱讀角度。

《台北物語》展示了黄英雄對電影的一知半解,但卻有義無反顧的執著,戲中出現「接龍式」劇情,藉一宗交通意外引發連串劇情……總之導演要把心中想講的全拍出來,完全不顧合理性,要來就來,配合一些過時的美學,及自以為的「意識流」手法,在罔顧電影語言的情況下,開拓出一種荒誕而令人哭笑不得的風格,從一部製作簡陋的爛片,被台灣觀眾捧成別具一格的 cult 片。觀眾很難對這部「神片」絲亳沒有反應,它必定能夠直接挑動觀映情緒。

黄英雄導演,聯同演員邱志宇﹑張哲豪及製片﹙也是投資者﹚余峰銘出席映後分享。黄英雄說電影在台灣上映後,收到大量劣評後,終於有一篇影評發掘到影片的優點,繼而形勢逆轉,引起大眾興趣,陸續有人包場放映,觀眾表演愈來愈瘋狂。

《台北物語》在台灣上映38天,累積票房450萬台幣,該片原本只在台北喜滿客影城上映,網上大量負評反而激起影迷好奇心,最後場場爆滿,並增加台中及高雄場次。黄英雄的經歷,正是「坎坷之後有艇搭」的最佳例子。

儘管影評說他亂拍,黄英雄卻是我行我素,有他獨特的思維模式。他談到片中的空鏡,如數次出現的吊扇,處於開動與靜止之間,是要喻示電影的「不確定性」。黄導演又興緻勃勃解釋片中爆紅的「陶瓷斑點狗」,原來它三次被摸後發出不同的吠叫聲,是有不同象徵意義。

至於片中突然加插與劇情全沒關係的「趣劇」片段,包括女子在撥打指令繁複的音頻電話﹑三名女生在對手錶時間,及男子不斷詢問「真的假的?」這些「無厘頭」場面背後另有故事:原來是導演為來片場探班的親戚朋友,即興安排客串演出,務求大家都能參與這部電影!足見導演的善心及自由的拍攝風格。

感謝坎坷影展將《台北物語》帶到香港,讓我們可以看到「真心膠」的黄英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