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喜劇

image

近月,投資方表示為配合某些政策,希望開拍港式喜劇,我心中即時想起幾位近代的喜劇之王:Jean-Louis Roubira、Jim Carrey、許氐三兄弟、王晶、劉鎮偉、周星馳及徐峥,除他們以外,我腦內的名單內尚未找到新的佼佼者,而每年東施效顰的作品多的是,大多不為新奇,橋段一抄再抄,而且有些作品更可以用討厭來形容,真的是喜劇作品世界中的大悲劇。但不少投資者依然相信香港可以找到喜劇導演/編劇的。


這段時間因工作關系,不斷在坊間聽劇本,希望尋找到有趣的導演和劇本,但事實是「難」很難,主要原因是:元素及班底,我發現導演的成功,最重要是一班幕後班底,如夾開的班底有一半要跑大陸,導演要散拍其他人的話,很多時候那位導演不足之處就會在一部戲裡曝露出來,甚至爛尾收尾。而另一種難度就是現在的香港人不懂得笑,要拍得一部令香港人會笑的電影實在是「難」,一部喜劇的電影元素總離不開:草根、無厘頭、瘋癲、浮誇,少一點以上原材料也稱不上港式喜劇,近年,香港整個城市裡的話題就離不開政治,如以政治來把玩於電影上,導演的角度又要好小心,所以很少投資者會冒風險,而回看70年代的港式喜劇,主要圍繞打工仔及草根階層生活上的樂與怒,那個年代由許氐兄弟主導整個喜劇市場,直至80年至90年代香港喜劇百花齊放的情況開始了,如新藝城的福星幫,有五福星和七小福、笑破肚皮的王晶喜劇,一直至到90年代的周星馳和劉鎮偉,他們的喜劇故事及角色都十分鮮明如:《猛鬼差館》、《東成西就》、《賭聖》、《家有囍事》等等,一直以來香港優質喜劇的片種多的是,那時候應該是香港人活在快樂及安定的年代,直至近年港式喜劇可以說是停頓下來,喜劇的生產量大幅下跌。喜劇人才不斷流失,製作班底散亂,所以,尋找新的喜劇之王這份差使實屬艱難。

Previous

許冠文主演鍾孟宏《一路順風》

Next

周日講鏟片:港產《死亡習作》

1 Comment

  1. 谷德昭喺度都未輪到徐琤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